中國駐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王魯彤近日在推特發文,高調推薦國產類魂動作角色扮演游戲《明末:淵虛之羽》,稱其為繼《黑神話:悟空》之后,中國再迎重磅3A力作。這一外交級別的文化推介,不僅引發海外玩家對國產游戲的關注,更將三星堆文明、巴蜀民俗等中國傳統文化符號推向國際舞臺。
王魯彤大使在推文中特別提到,《明末:淵虛之羽》以三星堆等古代文明為靈感,構建了一個 “充滿神話色彩的世界”。這一表述精準捕捉了游戲的核心特色 —— 開發團隊靈澤科技耗時六年,將三星堆青銅神樹、金沙太陽神鳥等文化遺產轉化為可交互的游戲元素,并通過數字掃描技術復刻了安岳毗盧洞、桃坪羌寨等非遺場景。例如,游戲中 “羽人女王” BOSS 的設計融合了三星堆黃金面具的神秘紋路,而 “僰人古都” 場景則還原了古蜀文明的建筑美學。這種將歷史遺跡與奇幻敘事結合的手法,被外媒評價為 “讓靜止的文物在虛擬世界中呼吸”。
大使的推文還強調游戲 “融合了精美畫面與厚重背景設定”,這與《明末》的技術表現高度契合。盡管發售后因優化問題引發爭議(如 RTX 4090 顯卡在 4K 分辨率下仍有卡頓),但其水墨風與寫實建模結合的視覺風格,以及動態光影渲染的場景設計,被《DualShockers》等媒體贊為 “東方美學的數字覺醒”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游戲通過 “羽化病”“心魔值” 等機制,將《山海經》中的妖怪傳說與明末亂世的歷史背景交織,形成獨特的 “克蘇魯式東方敘事”。
作為國產 3A 賽道的新成員,《明末:淵虛之羽》選擇了與《黑神話:悟空》截然不同的破局路徑。歷史敘事的現實投射:不同于《悟空》對《西游記》的神話重構,《明末》以 1644 年張獻忠入川的真實歷史為基底,描繪了一個瘟疫肆虐、火器崛起的 “東方維多利亞時代”。游戲中 “佛源鎮” 的場景設計,甚至讓人聯想到李白《蜀道難》中 “蜀道之難,難于上青天” 的險峻意象。這種 “史實 + 奇幻” 的混合敘事,被海外媒體稱為 “歷史創傷的游戲化轉譯”。戰斗系統的戰術革新:游戲提供 25 種武器(包括長槍、火焰噴射器等),每種武器可解鎖專屬反擊動作,配合 “心魔值” 系統(受傷或擊殺敵人積累心魔,提升輸出的同時增加風險),形成 “高風險高回報” 的戰斗節奏。這種設計被《NoisyPixel》評價為 “重新定義了類魂游戲的戰術深度”。發行策略的全球布局:游戲首發加入 Xbox Game Pass,并登陸 PS5、XSX|S 和 PC 多平臺,定價 50 美元(國區 Steam 標準版 248 元),相比《黑神話:悟空》更具價格競爭力。Bilibili 游戲與 505 Games 的合作,更構建了 “本土生態 + 國際網絡” 的發行模式,助力文化出海。
盡管獲得外交背書與文化認可,《明末:淵虛之羽》發售后仍面臨挑戰。Steam 平臺 30% 的好評率暴露了性能優化、預購獎勵發放失誤等問題,而劇情碎片化、部分 BOSS 設計僵硬等批評也引發討論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試玩玩家對其潛力給予肯定,稱其 “戰斗節奏接近《血源》,地圖探索達到《黑暗之魂》水平”。開發團隊靈澤科技已承諾兩周內推送三輪優化補丁,并免費贈送原聲音樂集作為補償。
這場爭議恰恰反映了國產 3A 的蛻變軌跡:從《黑神話:悟空》的現象級成功,到《明末》的多元探索,中國游戲產業正從 “技術追趕” 轉向 “文化表達”。正如王魯彤大使在推文中所言,《明末:淵虛之羽》的全球上線,標志著 “中國新晉 3A 大作” 已具備參與國際對話的實力。當三星堆的青銅神樹在虛擬世界中綻放,當明末的蜀道在游戲引擎中重現,這場由外交推動的文化傳播,或許正是國產游戲從 “產品輸出” 邁向 “價值觀輸出” 的關鍵一步。